大学生思想行为规范-大学生思想行为规范实践报告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应该从哪几方面入手?
您好,作为一名初中班主任,非常高兴回答您的问题。好习惯是一辈子受用的,只有拥有好习惯的学生,学习成绩才会持续优秀。那如何培养呢?一、要让孩子们明白习惯的重要性。可以列举好习惯带来的好处,也可以召开关于好习惯的主题班会。二、从细节点滴抓起。老师要时时提醒,慢慢纠正孩子们的小毛病。三、好习惯要有严格的纪律做保证。做饭有奖有惩。四、做好家校配合。五、老师不能嫌麻烦,遇到问题要不厌其烦纠正。六、可以让孩子列一日清单,完成一件事情打一个笑脸。
总之,好习惯包括方方面面。今年我教的班级有个学生获得全县第二名的好成绩,成功秘诀只有三个字:好习惯。
幼儿养性,少年立志,从以下几个能力入手培养
1.感恩:好的孩子先学会感恩
2:勇气:学会保护自己,才能健康成长,勇于表达,才能自信
4:梦想:梦想是一个人的灵魂,是他前进的强大驱动力
5.强大的内心:拥有一个强大的内心,是孩子将来直面社会的护甲
感谢邀请。
首先是家庭对孩子的培养。
日本教育家福泽渝吉说:“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老师”。家庭对孩子行为习惯的培养、品德的形成,个性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要求孩子遵规守矩,家长首先要遵守国家的各项法律、法规,以自己高尚的人格魅力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并注意尽量避免消极言行对孩子的不良影响。
在家庭里,除了父母以身作则的示范,还需要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而且是持之以恒。因为孩子的自控能力还比较差,会有反复的现象。
每一个熊孩子后面,都站着熊家长。
在学校里,老师更是学生的榜样。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老师首先要让学生明白哪些是良好的行为习惯,哪些行为习惯不能养成,为什么要有良好的行为习惯。要让学生有一个正确的辨别能力,并通过与优秀同学相互交流学习经验,从而和自己进行对比,自己在哪些方面不如别人,以及自己不如他人的原因,让学生形成共识,从而取长补短,改正自己不良的行为习惯。
让学生认真学习有关条例,以《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准绳,重点抓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制订开展养成教育的具体措施,教育学生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使用文明语言,礼貌待人,养成良好的文明卫生的生活习惯。
老师要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来影响学生,起到潜移黙化的作用。
良好的习惯还需要在社会实践中形成。例如尊守公共秩序,尊老爱幼等,需要在社会实践中获得感受,固化良好习惯。
常言道“好习惯,早养成,益终身。”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应从小开始。他们每天面对穿衣吃饭,待人接物,读书学习,要养成的好习惯太多了,面面俱到,眉毛胡子一把抓是达不到效果的。因此,突出重点,纲举目张就成了必然。这也从名人身上找到影子。
鲁迅儿时上学迟到被老师批评,自己在书桌上刻“早”字为戒,从此时时早,事事早,后来成了时代先锋。美国休斯顿大学终身教授纪稼煌从小受母亲教育,天亮揭被,绝不赖床,处处争先,最终事业有成,年老了,还多次应邀到世界很多大学讲学。由此看来,遵照上级规范标准培养学生行为习惯方向是对的,但找准目标,有的放矢也很重要。上面的两例都是自律赶早的事例。看样子,如对小孩子而言,定得住,听得见,想得开,说得出,在大量习惯培养中就成了关键。
“定”指自律,能管住自己;“听”指会听,明白对方意思,领会对方要求;“想”指要有自己的思想、想像和理解;“说”指能较好的表达和礼貌地交流。试想下,面对一个我行我素、充耳不闻、思维懒惰、不愿交流,你还有什么好办法培养他们其他好习惯呢?反之,有定力,能管住自己,处处自律,在未来人生路上就能应规矩,成方圆。会倾听,就会精力专注,精准理解,在课堂上,在社会上交流效果明显。会思考,会想像,会联想,头脑就会灵活,就会形成知识链接,不断形成新知。会表达,就能行成良好的互动和交流,能力和智慧在语言交流中提升。
当然,习惯培养虽然名目繁多,除了突出重点外,还要因人而异,区别对待。只要盯准目标,找准抓手,然后推及其他习惯培养,好习惯的培养也不是难事情。希望我的看法对你有启发!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jpele.com/post/5512.html发布于 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