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过度消费的坏处有哪些,大学生过度消费的坏处有哪些呢
你怎么看待大学生高消费这一现象?
6000到7000的生活费,实在是太高了,虽然我已经毕业了好多年,但是对于6000到7000的生活费,我是不能接受的,如果生活费达到6000到7000那说明这个家庭的生活水平和生活条件是非常高的。
现在的孩子对于生活的要求比较高,手机用品衣服穿着,日常用品等都要进行攀比。而现在很多孩子不知道家长们生活的压力,不知道生活的不易,不知道挣钱的困难。
这跟现在孩子们的家庭教育有关系,家长们不给孩子进行挫折,教育不给孩子灌输挣钱的不易,让孩子一味生活在象牙塔里。孩子们不懂得社会的险恶,不懂的社会生活的不易,不知道生活的困难,所以跟学生之间进行各种攀比,那么他们的消费就会越来越高。
我认为现在的家长应该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和家里事情与孩子分享的观念,让孩子懂得挣钱的不易,让孩子在成年之后能够自理。不给家长带来麻烦。
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都要给孩子灌输正确的思想观念,消费观念,生活观。不要一味的宠爱溺爱。
我儿正在上大学,每月生活费1500元,每月都会有剩余;我询问了一下同事,每月给在南京上大学的孩子多少钱?回答是2000元;再询问一个朋友,每月给上海上大学的孩子多少生活费,回答2000元,如果有额外支出,比如买衣服买书,家长有时会再支援一些。
所以,对于题主所说的大学生每个月的生活开支竟然需要6000-7000,很吃惊,除了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外,这个孩子家庭财富一定很可观;或者确实是花钱大手大脚,认为什么都可以买,什么都不放在眼里。
一. 先来算一笔账:
一日三餐花费:(早5元+中20元+晚5元)*30=900元;电话费上网费每月150元,洗澡看电影出去吃饭等每月300元;此外,似乎没有其他什么花费了吧!
二. 我们是工薪阶层,我是工作近三十年的市区高级教师,每月不到8000元,在本地也算是较高收入了。如果孩子上学费用每个月高达6000-7000,那么,我们家里所有的费用诸如房贷、生活用度就靠另一个人的工资了,那就成了真正的月光族了,哪里还有钱存下来为将来做准备?
三. 作为父母,即便家庭收入很高(真正富二代除外),我觉得也应该对孩子用钱进行管控,培养孩子不浪费不攀比的品德,养成良好的生活规划习惯。毕竟,孩子还没到自己赚钱养活自己的阶段,还没有实现财富自由的权力,一定要学会心疼父母,毕竟,谁的钱能赚的很容易呢?谁的钱不是血汗钱呢?
再说了,名牌大学生毕业后工作,又有多少能拿到税后的6000-7000呢?如果在大学期间一直大手大脚,养成了这种习惯,难不成大学毕业后还继续伸手向家长要?等以后结婚生子后还要父母补贴,那什么时候是个尽头呢
对于大学生活费到底应该多少?其实没有绝对的指标,每个人的家庭状况不同,当年(94-98)我在上海上大学,生活费每月1000多,属于比较高的,同学有的每月生活费不超过300,也可以生活。总之要量力而行,不能大手大脚。
不管是在所谓的一线城市还是二线城市,大学生一个月的消费达到6000-7000绝对不是普遍现象。应该算是高消费了,因为现在一个月工作6-7000的人其实也不是很多。对于大学生消费的问题,作如下简单分析。
大学生的消费的基本状况
曾经有过对于大学生的调查,主要是针对的最基础的生活费的大调查,通过这个调查显示每月生活消费在1000~2000元的人数,大概是74%左右;生活费在1000以下的学生,占到13%左右;2000以上的学生占12%左右。从这个调查我们可以看出大部分大学生的生活费用平均还是每个月在1000~2000元之间。
哪一些大学生在进行高消费?
对于高消费的大学生无外乎有以下几种情况,第1种情况就是家里条件确实好,由于我国目前很多家庭收入越来越高,出现了很多所谓的官二代富二代,那么他们家的经济条件很好,对于经济方面毫不在意,所以他们的花费会比较多。第2种情况就是特殊专业的学生对于一些呃,特殊类型的专业,比如说艺术类,音乐,美术等专业的学生消费可能会多一些。因为他们可能涉及到一些专业材料的需要或者是他们的生活方式的影响,相对来讲这些专业会高一些。
大学生的钱都花到哪里了?
通过调查发现除了基本的伙食费之外,大学生消费的比重最大的是零食饮料,服装鞋帽,聚餐这三大类,而从男女生天生的性格爱好的区别,两者的消费倾向也有所差异。女生最爱花钱买衣服,男生则更爱外出***,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在男大学生群体当中,服装鞋帽和护肤品的形象消费也在前三年之中看到无论性别,爱美之心还是***有之。
为什么大学生有很多人是高消费?
为什么很多大学生年纪轻轻就愿意花费那么多钱在每个月的生活上面,具体的分析我想主要有如下几个原因使得他们进行高消费,
第1个原因是盲目消费,感性多于理性。大学生的经济来源主要是父母,所以他们也不知道赚钱的难处,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稳定的消费观念,自控能力不强,所以容易形成攀比的现象。
第2个原因是追求时尚和名牌。很多大学生都会买一些名牌的衣服或者生活用品,这种消费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攀比消费,比如说用苹果手机等等,这也是推高生活费的主要的原因。
第3个原因就对消费倾向多元化。现在的大学生已经不满足于在宿舍教室图书馆三点一线的单调生活,他们在***运动手机电脑以及新型的it产品方面,都形成了大学生消费的热点,大学生的消费已经呈现明显的多元化。
我是义哥说教育,欢迎关注,共同探讨教育问题!
类似的问题,我回答过两次:一次是4500,一次是7500。
遵循一、二不过三的原则,再回答第三次。
99年,女儿到北京读书,因为她初中开始,就住校,所以征求她意见,每月500元学习、生活费。本科四年末变,硕士开始就不给钱了,因为她自己能挣钱,足够开销。
在北京工作第三年,给我们买了房,自己在北京买了房,当然我们一分没出。
回到问题,一个上大学(当本科吧,单纯些),应该每年要多少钱?应该问自己这么几个问题:1、父母每年收入多少?2、交了学费后,他们还有多少钱?扣除你要7万到8万的生活费,他们还剩多少?父母每月的生活费有你一人多吗?3、父母除了自己生活外,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处,有多少该孝敬的?4、也是最重要的,你将如何读好书,挣了钱,何时能把这些钱,还给父母親?
发达国家的孩子,上大学是成年人了,所以学费、生活费大多货款或者勤工俭学,很少开口向家长要,更少有"狮子大开口"的。
这方面,[_a***_]的大学生,不妨向西方学习一下,长点志气,多些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如能这样,这类小儿科的问题,就不要再出现了。
大学生攀比消费有何危害?
这些年我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 人们的消费观念有了很大变化。处于校园内的大学生深受攀比之风气影响。大学生消费理念和经济实力之间的矛盾使得其消费状况存在不少问题这不仅加重了学生家长的经济负担,也直接地影响到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大学生攀比之风的盛行对大学生学业、身心等各方面健康发展都有害。
攀比在心理学上被界定为中性略偏阴性的心理特征, 攀比消费则是当代大学生一种扭曲的审美心理, 攀比消费带来的危害不容忽视:、
1、影响个人的人生定位,增加精神压力。由于缺乏消费理性的消费冲动,极易导致过度消费,无休止的攀比会吞噬我们生活的真实性,会使我们在攀比浪潮中迷失自我,再也看不清人生的航标,带来精神上的压力和痛苦。
2、影响自己当前和今后的发展。大学时代是我们精心策划发展蓝图、蓄积力量的重要阶段。如果只津津乐道于生活上、学习上的攀比,那么就会影响我们当前的发展。
3、 加重家庭经济负担。 当学生出现盲目的、或是有意的攀比消费行为时,很多开支就变成了“***外”,必然增加家庭经济负担。
4、大学生消费攀比在某种程度上扭曲了校园人际关系,增加了学校教育管理的难度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jpele.com/post/1675.html发布于 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