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购物调查报告摘要,大学生网络购物调查报告摘要怎么写
女大学生要求每月4500元生活费称根本不够花,大学生非理性消费为何愈演愈烈?
我不知道这是什么价值观,我也是一名刚刚大学毕业的学生,我在学校的时候我家里给我一个月一千块钱,我自己感觉不够用就去做兼职赚钱,从来不会给父母说不够用。
我身边那些同学大部分生活费也在一起二左右,我看到这个问题,我自己惊呆了,我为你父母感到不值得,如果家庭条件允许哪父母给你多少那是根据家庭情况来的,但在这个社会很多父母省吃俭用,供自己孩子上大学已经非常的不容易了。
面对这个问题 ,我想说你父母的钱不是大风刮来的,他们也许压力很大给你两千生活费,作为子女应该理解父母的难处,他们不容易,如果条件允许,他可能给你一个月多少无所谓,但很多时候父母赚点钱已经很难了。所以发生这样的事情多半父母平时教育方式有关吧。
这样的孩子,***如她真的想要4500 元,***写出来,每天花多少钱?
每一项都列出来来,就像这样:早饭10元,中午15元,晚饭15元,一共吃饭要花40元,40×30=1200元,手机话费80元,200 元水果钱,零食150元,零花500元,加起来1200+80+200+150+350=2000元,这花销随随便便够了!
星期六,星期天可以做勤工俭学兼个职,发***或者捡快递,自己体验一下赚钱的辛苦,就知道每个月问母亲要4500元生活费多不多? 自己去体验一下,赚钱是怎么样的一个流程才会节约自己赚的钱!
难道每个月还要去吃喝玩乐吗?如果真的想去吃喝玩乐,那自己去干那些出体力挣钱的事来做,就知道赚钱是怎样一个流程!
总结:要让孩子体验生活的不易,他们才能知道赚钱的辛苦与不易,之前有不想上学的孩子的教育方法,是让他们去餐馆当服务员干两个月,他们心里就会有一个对比,到底是上学好,还是去干活好,哪一样对他来说生活的轻松!
对待不知感恩的大学生,也得用这样的方式,不然他们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是不懂感恩的表现!
近日有一位大一女生在网上发了求助帖,指责自己的妈妈只给她2000块生活费,她认为不够,要求加到4500块,结果妈妈不同意,所以她发出求助帖,请网友“主持公道”。
先看一下这位女生的求助帖。
总结一下女生的情况,就是高中的时候妈妈眼都不眨就能给她几千几千的拿补习费,把她培养进了一个学费三万还要住宿费另算的民办大学。
然后给她2000生活费,害得她一到月底就得去吃食堂。
被嫌弃的食堂表示很无奈。
于是她要求加钱,加到4500,她妈妈于是发了脾气,认为2000已经足够。
还要攀比一下室友。
啊,看完真是觉得,这年代的父母何其无奈!
得多努力才能培养出这样的孩子?
高中几千几千的交补习费,只考了个民办大学,你补的习让狗吃了吗?
自己也知道丢人,不敢说学校名字,是有网友扒出来是民办大学的。
学费三万。
你学费3万,住宿费***设2000,再算上生活费2000×9个月=1.8万。
这一年算下来,你在学校就是5万,一年。
四年大学就是20万。
你知道20万什么概念吗?
不知道你父母做什么工作的,***如富裕还好,***如只是普通家庭,那么说不定为了供你的补习费和现在的学费,已经精疲力尽了。
你当然还要买手机买电脑买各种“别人有的”啊。
你说的“眼都不眨一下”,只是你觉得而已,说不定你妈妈连个苹果都不舍得吃。
还要攀比室友,你怎么不攀比那些连补习班都没上过就考上北大清华的同学呢?
我真是搞不懂现在的好多孩子,对父母完全没有感激体谅之心,整天喊什么“原生家庭之罪”。
不给钱就撸校园贷,衣服一脱就能拍,只要给钱就行。
为了一套护肤品一部手机,能把自己搞成那样,你的人生到底打算怎么过啊?!
仔细看看这种思想和行为,全都出在民办野鸡大学,父母这辈子大概是来还哪辈子的债的。
真正懂事的孩子,也羡慕别人有昂贵的护肤品,也羡慕别人有新衣服。他们会默默告诉自己:加油,好好学习,等毕业工作了,买最贵的面膜,最大牌的包。
一部分孩子一边努力一边想着怎么报答父母,一部分孩子一边挥霍一边想着怎么再啃一点。
原因,是诱惑太多吗?是父母教育差别吗?
我觉得兼而有之的,那个能出那么多补习费的妈妈,也想想平时是怎么教育孩子的吧,有没有注重思想品德的教育呢?
不知何时开始,大学这个学习知识的天堂和象牙之塔变成了商业气息浓郁、攀比虚荣的庸俗之地;建议学校对新生入学教育第一课,增加艰苦奋斗内容,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因为很多人一个月工资也都就4500,有的说不定还不到,更别说花4500还是在学校里面。
调查显示有一半的人群每月生活费都在二千左右,女大学生说4500不够,只能说现在大学生一味追求物质需求。缺乏对社会的理解和认知。殊不知踏入社会你连4500工资都不一定能找到。
怎么看待学生网购?
在网上买东西已经成为了大学生购物的主要途径,衣食住行方方面面都离不开那些购物网站,事实上,如果没有网购这个途径,起码有80%的东西都是不会去买的。
对于网购来说,也是一种跟风,时尚。他们会聚在一起讨论自己喜欢的产品,或是一起团购某个物品、吃的、生活用品等。购物方式的便捷,无一不吸引着学生进入网购的世界。然而,正如老生常谈的“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一样,网购也是一样,对于学生来说,理性看待网购是十分必要的。
对于不够有自制力的同学来说,网上支付很大程度上会造成他们的“财政赤字”。近来刚流行起来的双十一狂潮就让许多人在当夜“倾家荡产”。有些同学过完11月11号就只能吃青菜萝卜了。其实倒过头来看,很多东西都是不需要的。
因此,理性的网上购物,让电子商务为我们的生活带来真正的便利才是正道。
网购在当今社会是一种很流行购物方式。网上有严选精品也有水货。学生是学习适应能力最强群体,参与网购也不多怪。唯一不足可能金钱来源有限,但受各种网络推销,禁不住诱惑,可能滥购一些非必须东西。我认为学生可以网购,要注意不能盲看价格,不滥购,会甄别产品,正确认识自己需求,理性消费,这也不失是降低生活成本一种方式。
现在的购物越来越年轻化,也越来越趋于学生阶段,随着现在家庭教育的改变以及对钱财自我安排理念开放,很多学生也有自己的小金库可自行支配。
现在在孩子从小家庭生活比较富有,再加上家庭孩子的数量减少,爷爷奶奶一代、爸爸妈妈一代给予孩子更广的花钱自由,以及对于购物的理念越来越宽泛。
有些孩子对于购物非常有方法,也有支配方式,对于网络购物也有自己的看法,同时对于个人理念也有自己的想法与模式。
一,时尚
现在学生在某一个生活环境下,或是学习环境下压力都不会太大,他们对于新的***,新的理念接受能力都比较强。
对于网购来说,也是一种跟风,时尚。他们会聚在一起讨论自己喜欢的产品,或是一起团购某个物品、吃的、生活用品等。
二,方便
大学生虽然时间多,学习课程少,他们也有自己的生活***,圈子等;想要在不耽误时间的状态下又能快速收到自己想要的物品,那知网络购物是他们的一个首选。
他们可以在下课后,或是放在在宿舍内慢慢挑,慢慢看挑到喜欢自己的物品进行购买,这是非常方便的。
三,节省精力
虽说家庭对于金钱方面对于孩子要求不严格,但是毕竟也是有限的,没有受限的毕竟少数。
大部分孩子喜欢淘到自己喜欢的物品,同时又不是特别的贵,他们可以逛一整天都看不到自己喜欢的物品在外,也不愿意去花很多钱去购买一件不适合自己的物品大有人在。他们可以把这部分时间留给网络,在网络上慢慢挑,可以节省不少的精力。
四,个人理财
有些家庭在孩子懂事起就培养孩子的个人理财理念,他们可以利用网络购物或是购物***在线存储自己的零钱,这时的零钱可以用来购物也可以用来支配其他用处。
如今,随着互联网和通信技术的高速[_a***_],电子商务迅速普及。网上购物凭借其运营成本低,方便快捷等优势,已经逐渐从一个新鲜事物变成一种时尚,各种各样的网店如雨后春笋般相继出现。网上购物的兴起,冲击并改变着人们的传统消费习惯及思维与生活方式。
学生作为对网络较为敏感和接触率较高的人群,更是网上购物市场中的重要用户群体。 如何看待学生网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探讨。网购在学生当中普及率如何?网购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学生应如何正确对待网购,从网购中趋利避害呢?这些都日益成为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
调查数据显示,网购主力消费群体为女性群体、高学历群体和30-49岁年龄段群体。从性别情况看,网购用户中女性所占比重较大,为66.1%, 比男性高32.2个百分点。从不同性别群体网购金额占比情况看,女性网购金额占比为68.3%,比男性高36.6个百分点。女性相较于男性更爱网购。
从学历分布情况看,高学历群体更青睐网购。初中及以下、高中、大专、大学本科和硕士及以上学历的网购用户比例分别为7.1%、 17.6%、 22.1%、 41.7%和 11.6%。从不同学历用户网购金额看,初中及以下、高中、大专、大学本科和硕士及以上学历的用户网购金额占***别为3.8%、8.6%、18.8%、 51 .0%和17.8%。高学历群体对网购的接受程度更高,能够娴熟操作各种系统,更喜欢网购。
网购的利与弊
利:
1.不用出门,就可以购物,而且选择的范围很大。
2.网购的东西比商场肯定是便宜的。
3.如果你碰到好的卖家,还要以交到朋友,那可是全国各地的哦。
弊:
1.东西质量不一,就看你选择谁家的了。
2.因为一般是远距离付款购物,所以网购通常带有物流昂贵、送货时间长、购物质量依据匮乏、远距离鉴别困难的弊端。
3.东西寄到后,如果出现问题,处理起来可能会麻烦一点。
如何理性消费
1.首先要做好生活规划,在消费能力允许的情况下,合理安排消费,避免透支。
2.要计算好自己的收入或者家庭收入,按生存需求,发展需求,控制安排好花费需求。
3.理性消费在于量力而为,在物质还不充裕时,可以先购买需要的,不需要可以暂时先缓一缓。
4.消费切记去盲目攀比,不要别人买什么,自己也要买什么,要根据自身情况,别人买高档品。
5.理性消费就是切记不要乱花钱,要做好账目,把消费记录统计好,也可以把收入做个统计。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jpele.com/post/11418.html发布于 2024-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