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小旺

文化旅游国外文献研究现状-文化旅游国外文献研究现状分析

小旺 2024-12-18 27
文化旅游国外文献研究现状-文化旅游国外文献研究现状分析摘要: 先秦两汉古典文献学发展状况?玄奘西行对中印文化交流作出了哪些贡献?先秦两汉古典文献学发展状况?中国古典文献学源远流长,主要分为四个发展时期,先秦两汉古典文献学时期,魏晋南北朝隋唐五...
  1. 先秦两汉古典文献学发展状况?
  2. 玄奘西行对中印文化交流作出了哪些贡献?

先秦两汉古典文献学发展状况?

中国古典文献学源远流长,主要分为四个发展时期,先秦两汉古典文献学时期,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古典文献学时期.宋辽金元古典文献学。

任何一门成熟的学科都有自身发展的历史,中国古典文献学源远流长,主要分为四个发展时期,先秦两汉古典文献学时期,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古典文献学时期。

从先秦到两汉,在文献学方面做出重大贡献的有以下几位:

1.老子(春秋) 相传留有《道德经》

2.孔子(春秋) 晚年编订《诗经》《尚书》《礼》《易》《春秋》,他的言论被他的***编成《论语》

3.屈原(战国) 留有许多名篇,以《离骚》最为经典

4.孟子(战国) 著有《孟子》一书

5.庄子(战国) 诸子百家中的大文学家,著有《秋水》《逍遥游》等

6.韩非子(战国) 写了《孤愤》《五蠹》《内外储》《说林》《说难》等著作

7.墨子(战国) 《墨子》的一部分《墨经》更是先秦物理学著作

8.氾胜之(西汉) 著有《氾胜之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农书

9.张仲景(东汉) 著有《伤寒杂病论》

10.董仲舒(西汉) 著有《天人三策》

11.王充(东汉) 著有《论衡》

12.司马迁(西汉) 著有《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13.班固(东汉) 著有《汉书》,是我国第一部断代体史书,另著有《两都赋》

14.司马相如(西汉) 著有《上林赋》《子虚赋》

“汉学”与“宋学”的区别有以下几点:

1.汉学从经书的辑补、校正、训诂入手,就是喜欢逐字逐句地去研究

宋学则从经书的要旨、大义、义理着眼

2.汉学重视章句之学,就是喜欢逐字逐句地去研究

宋学则重视从宏观上把握其内涵

南五史是宋齐梁陈四书及《南史》

北四史是《魏书》《北齐书》《周书》《北史》

魏晋南北朝时期文集兴盛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社会的大变动丰富了文集的内涵

2.民族融合使文学内容丰富

3.战争使人民生活流离困难,内心的悲愤需要用文字宣泄

4.统治者忙于军事上的征战,放松了对文化思想的专制统治

玄奘西行对中印文化交流作出了哪些贡献?

大唐高僧玄奘西行,是我国佛教史上很有名的大***,我国号称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就是根据玄奘的事迹编写的。

神话毕竟是神话,历史事实终归还是让事实来说话。当时在我国存在的佛教文化还不够完善,在发展中遇到了一些瓶颈问题,当时没人有能力解决佛家遇到的这些困惑。在当时对佛法已经有很深造诣的玄奘发现了这些问题,为了透砌地突破当时这些问题,更好地完善弘扬当时我国的佛教,利益众生,为了更深入地学习到佛法真正的智慧内涵,并把这些精髓注入到国内的佛教文化,他历尽千辛万苦,冒着九死一生,怀着坚定的信念,顶着重重障碍,甚至置自己生命安危于不顾,一心前往遥远的印度留学求取佛法,由于他当时一路留下的德行和智慧,使当时***的声誉也随他远播万里,在印度和周边地区被尊为智慧的化身!为自己和祖国赢得了莫大的荣誉!

玄奘学成后不忘初心,又把所学带回祖国,不知倦怠地进行更重要的环节,就是翻译佛经!他当时带回经论657部,佛舍利150颗,佛像7尊。其中光经他翻译和校验的佛经就达到75部1335卷!艰苦卓绝埋头翻译19年之久!由于玄奘的成就,当时盛唐的文化,受佛教影响十分深远,玄奘的贡献在中国乃至世界可以说空前绝后的!

佛教是在印度产生的,这样伟大的精神财富,这样辉煌的历史文化,影响了印度乃至印度周边国家一千多年的文明,曾一度被战争的火焰摧毀殆尽!古印度人当时没有记载自己历史的意识,自己国家的历史文明没有留下任何记录,致使多年以后,后人对自己国家伟大的佛教文化和辉煌历史一无所知!

《***西域记》是玄奘西行回国后,应皇帝唐太宗的要求而撰写的。玄奘在印度留学,呆了十四年之久,为了寻求佛法几乎踏遍了印度的每寸土地,他根据自己的真实见闻,撰写了这本书现在这本书已成为中国和印度乃至世界上的无价之宝!它已成为人们研究佛教从印度到中国发展足迹的圣典,也成为当今印度人研究印度历史文化的唯一参考文献!


文化旅游国外文献研究现状-文化旅游国外文献研究现状分析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jpele.com/post/10875.html发布于 2024-12-18

阅读
分享